成长加油站·你说我听
藏在课本里的“职业迷茫”纸条
“老师,明年就是三年级了,看着同学有的准备考技能证,有的说要直接就业,可我连自己学的汽修到底能做什么都不知道,好慌。”昨天不经意间翻开一个学生课本时,我发现了夹在《汽车故障诊断》里的这张纸条。作为班主任,我太懂这种“站在岔路口”的迷茫——今天就和大家聊聊“中专生怎么找到自己的‘职业方向’”。
先别怕:“不知道”是找到方向的开始
其实很多同学都会有这种困惑。我带过2023届毕业的一个学生,当初也和你一样焦虑:学护理的她既怕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应对多样的居民需求,又担心进康养机构接触的专业操作少、难提升。后来她发现,班里近三分之一的同学都在“纠结”。迷茫不是你没准备好,而是你开始认真思考“未来”了,这反而是件好事。
三个“找方向小方法”,帮你理清思路
1.用“清单法”盘点自己的“优劣势”
拿张纸写下两个问题:“我做什么事的时候最投入?”“实训课上哪部分我学得最快?”比如小涛如果发现自己拆发动机时比记理论课更专注,调刹车系统时总比同学又快又准,那说明你可能更适合“汽车维修技师”这类实操性岗位。小雯当时就列了清单,发现自己擅长和人沟通,扎针技术也稳,最后确定了“社区护士”的方向——从自己的长处出发,方向就不会偏太远。
2.找“过来人”问3个具体问题别只问
“这个工作好不好”,要问更实在的:
(1)“您每天主要做什么工作?比如汽修技师会不会经常需要加班?”
(2)“做这个工作需要考哪些证?像中级汽修证是不是必须的?”
(3)“刚入职时最容易遇到什么难题?怎么解决的?
我们学校有很多毕业校友在本地4S店、汽修厂工作,我可以帮大家联系交流。之前小涛的学长就说:“刚上班先从保养车学起,熟练后再接触故障维修,慢慢来反而更稳。”
3.用“小尝试”代替“瞎纠结”
如果还是拿不准,就先做一件“小成本尝试”:
想考证?先报考一个技能,体验下备考节奏;
想就业?趁寒暑假去相关行业打短工,比如去工学交替社会实践,看看实际工作环境;
小雯当初就利用假期去社区医院做了志愿者,发现自己很喜欢和老人沟通,一下就坚定了方向——试过才知道合不合适,比坐着想一百次都有用。
最后想对各位同学说
中专生的职业路从来不是“一条道走到黑”:可以先工学交替积累经验,之后再考更高的技能证;也可以先考证提升自己,再选更心仪的岗位。小涛后来告诉我,他打算先跟着实训老师练精“发动机维修”技能,再考中级汽修证——你看,方向其实就在“一点点行动”里。
如果还有别的困惑,随时把纸条放到我办公室的桌子上,老师会陪着你一起找到属于自己的路。
撰稿 | 牛志龙(二年级管理组)
初审 | 关志斌
终审 | 杨 坤
编辑 | 王淑萍
姓名:
电话:
我想报考的专业:
提交
您所提交的信息将严格保密,请静待老师电话回复。